河南康辉国际旅行社【官网】

河南康辉第一旅游网 > 景点 > 国内 > 云南

菩提寺

2014-10-08
菩提寺

云南德宏德宏芒市西南路中段西侧
  德宏菩提寺为释迦牟尼容身之所,是僧人念经说法的活动场所,傣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座。300年来,它珍藏着许多傣族不同时期的艺术珍品,有灿烂夺目的壁画、种类繁多的剪纸、内容浩翰的万卷经书。这些都是研究傣社会生活和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  德宏菩提寺位于德宏州潞西市芒市镇西南路中段,有一座苍劲古朴的寺庙建筑群落,它与德宏众多的小乘佛教“类寺”(佛寺)风格迥异,又与内地汉族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。一般的傣族小乘佛教“类寺”(佛寺)大抵为方形独间干栏式木结构,菩提寺却在主房两侧各增一偏厦,犹如两翼紧衔主房,形成三个独立而又相连相通的佛殿。而一般的汉族大乘佛教佛寺大抵为四合院形。而菩提寺大殿与两厢各自独立,并且正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前下方的两尊菩萨也不是普贤和文殊,左边一尊头戴金盔右手执笔左手执簿,名叫“威士众”,意为司善恶之神;右边一尊赤着双脚,脚边摆着水罐,手理长发作滴水状,名叫“南娃宋特妮”,意为土地之神,这又是内地大乘佛寺所没有的。
  菩提寺傣语称为“奘相”,意为宝石寺,缘何得名说不清楚,而菩提寺一名得名则有其根究:那是1940年中国佛教教会等慈大法师到德宏芒市类相寺讲经时,一进山门见门前有株菩提树,提议以此树为该寺名,以便让其他民族便于记称此寺,久而久之,除当地傣族还称其为“奘相寺”外,其他民族和外地游客都只知道该寺为“菩提寺”了。它是享誉东南亚和云南傣族地区的著名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一座寺庙。
  该寺面对连绵的青山,背靠悠悠的芒市河,与风景迷人的傣家竹楼、风光绮丽的亚热带景色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图画。寺院粉墙绿瓦,层楼叠阁,门拱飞檐,雕梁画栋,蔚为壮观。
  寺庙历史
  历史上,菩提寺曾几次被兵灾破坏。1942年,日寇飞机轰炸芒市时,菩提树被炸毁,1950年,群众在舞狮朝贺时,不幸失火,寺院化为灰烬。1953年,群众集资重建,中国佛协从北京送来一尊高大的赤脚佛像。1956年,政府拨专款装修寺院,从北京迎来了“佛牙”,傣族群众举行了盛况空前的“佛牙摆”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,又遭厄运,寺毁僧散。1978年,该寺重获新生,修葺如故。整个寺院占地3600平方米。
  特色看点
  “四不象”怪兽
  寺前的庭院广场,这是供礼佛前的僧众等集结活动的地方,广场两边有一对装饰华丽的塔亭,亭檐雕刻精美,各种姿态的孔雀站立檐端,具有浓厚的缅泰南传佛寺的建筑风格。殿前台阶两旁有一对石雕动物,象鼻、鹿角、牛蹄,背插双翅,这叫“四不象”,这是缅甸传说中的一种怪兽,称“嘎朵”,它雄姿勃勃地护卫着佛殿。
  建筑风格
  整座大殿的外形颇为特殊,其平面纵深为长方形,面阔三开间,进深6间,殿门前有廊厦三间,中间廊厦高起为歇山式建筑,一侧偏厦为庑殿式房顶,高低起伏,错落有致,偏厦内厅堂套厅堂,间隔有方。整个廊厦和月台适应这里多雨、光照强的特点,它为礼佛信徒提供了休息、避雨和遮阳之地。从建筑艺术上看,菩提寺是宫殿瓦顶式的木架楼房,属楼奘无塔寺,高14米,主寺台基占地1000平方米。佛殿由屋架、屋脊、殿尖三部份组成。房屋为抬梁式木结构,12根大柱拔地而起,穿过楼板直抵梁架,组成正殿,两侧略小的木柱承接着副梁构成的四周偏厦。楼下中空,离地约2米,形成干栏式的底层。正门为圆形向东方(因释迦牟尼成佛是面东盘坐)。正门的西边为侧门,外沿镶板壁,做工考究,结构严密。大殿屋脊为上小下大的重檐建筑,俗称孔明帽。殿尖为一个悬于屋脊正中的小塔(傣语称“提奘”),此塔用缅甸引进的黄铜镂空,垂吊缨络制成,光艳夺目。整个大殿集傣式、汉式、梵式建筑风格于一体,实属我国建筑艺术的奇葩。
  释迦牟尼法身
  走进大殿,正中为一座1米多高,象征纯洁崇高的莲台,上面端坐着释迦牟尼“成道相”的法身,佛祖跌跏跌坐,左手放在腿上呈禅定印,右手指地为触地印,面目文雅宁静,带着慈祥微笑,体态端庄,丰满恬润。整个造型属泰缅风格南传佛教佛祖的形象。佛像背后是一幅巨大的菩提树油画,全树枝叶茂盛,气根悬垂,寓意佛祖诞生、得道及涅槃均在此树下。佛像前的台案上,供有各种上供物,有精致的香炉、典雅的陶瓶等,佛殿平顶上吊挂着佛伞、华盖,色彩斑斓,气势宏伟。